今天是:

学生活动

学生活动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生活动 >> 正文

理性消费筑防线,反诈同行护平安——致全体同学的双十一安全提示信

发布日期:2025-11-10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

秋意渐浓,一年一度的“双十一”购物狂欢季已悄然拉开帷幕。相信大家的购物车早已琳琅满目,指尖也跃跃欲试,准备在满减、预售、秒杀的优惠浪潮中大展身手。作为与大家朝夕相处的辅导员,我既理解这份“薅羊毛”的快乐与期待,也深知网络购物背后潜藏的风险与陷阱。近年来,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,诈骗分子的手段也愈发隐蔽、精准,尤其针对我们大学生群体,利用大家追求优惠、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的特点伺机作案。据统计,去年省内高校就有近一千二百名学生在购物季遭遇诈骗,不少同学因此损失了生活费甚至学费,身心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。在此,我特意写下这封信,为大家梳理当前高发的诈骗类型,送上实用的防骗指南,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,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度过一个安全、安心的购物季。

一、认清高发骗术,擦亮识骗慧眼

诈骗分子的套路看似五花八门,实则都围绕着“诱利”“恐吓”“伪装”三大核心,抓住大家的贪念、焦虑或信任心理实施诈骗。结合近期警方通报和校园案例,以下几类诈骗在双十一期间尤为高发,大家务必牢记于心:

(一)虚假预售与钓鱼链接诈骗

“双十一专属内购链接,大牌五折起,仅限前 100 名!”“预付定金立减 200 ,点击链接锁定优惠!”这样的短信或群聊消息,是不是让你心动不已?诈骗分子正是利用大家对低价的渴望,伪造与正规电商平台高度相似的钓鱼网站,通过短信、社交软件等渠道群发虚假预售信息,引诱大家点击链接下单 。这些虚假网站看似功能齐全,实则暗藏玄机,一旦你输入手机号、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等信息,就会被骗子瞬间窃取,导致账户资金不翼而飞;更有甚者,链接中携带恶意木马病毒,点击后会自动盗取手机内的联系人、照片、支付记录等敏感信息,为后续诈骗埋下隐患。

(二) 冒充客服/快递退款理赔诈骗

这是双十一期间最常见的诈骗类型,骗子的剧本往往十分“逼真”。你可能会接到自称“某平台客服”或“快递员”的电话,语气诚恳地告知:“你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,我们可为你双倍退款”“你的包裹在运输中丢失,现在办理理赔”“订单支付异常,需要激活才能发货”   。随后,对方会以“快速到账”“流程简便”为由,让你添加私人微信、QQ ,或发送陌生二维码、退款链接,要求你填写银行卡信息、短信验证码,甚至诱导你开启屏幕共享“远程指导操作”。殊不知,正规平台的退款、理赔流程绝不会脱离官方 APP 或网站,更不会要求用户提供验证码、进行屏幕共享,一旦你按照对方要求操作,账户里的钱就会被骗子转走。

(三)虚假红包与优惠券诈骗

“恭喜你!获得双十一 1111 元现金红包,点击链接立即领取!”“无门槛 50 元优惠券免费领,分享 3 个群即可激活!”面对这样的“天上掉馅饼” ,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。诈骗分子

发布的这些虚假红包、优惠券,大多是引流陷阱:要么要求你填写姓名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,用于后续精准诈骗;要么分享链接后需要下载非官方 APP 才能领取,而这些APP 可能携带病毒;还有的看似能领取优惠券,实则需要先充值、缴纳“手续费” ,最终优惠券无法使用,充值的钱也打了水漂。记住,正规平台的红包、优惠券都会在官方渠道发布,无需填写敏感信息或分享引流。

(四)陌生包裹与扫码领奖诈骗

最近有没有收到过自己没下单的快递?可能是一包纸巾、一套小餐具,打开后里面会附带一张“领奖卡” ,声称“双十一回馈老客户,扫码领取家电、购物卡等豪礼” 。这正是骗子的新花招!这些陌生包裹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后精准寄送的,目的就是引诱你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。一旦扫码,会被要求下载陌生 APP ,或进入所谓的“福利群” ,随后骗子会以“完成刷单任务”“缴纳领奖保证金”“激活礼品需充值”等名义,一步步诱导你转账,最终让你越陷越深,钱财难追。京东、淘宝等正规平台均明确表示,不会通过此类方式发放福利,遇到陌生包裹附带的二维码,坚决不扫!

(五)低价代购与私下交易诈骗

在社交平台上,有些“代购”声称能拿到品牌低价商品,或“内部渠道拿货” ,价格远低于市场价,并以“平台手续费高”“私下交易更优惠”为由,诱导你脱离淘宝、京东等正规交易平台,通过微信转账、支付宝直接付款 。这种交易方式风险极高:要么你转账后被对方拉黑,钱货两空;要么收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,想要退货维权却找不到正规渠道;还有的骗子会以“关税”“保证金”“物流费”等名义多次向你索款,不断加码诈骗金额。

(六)刷单返利与校园贷诈骗

双十一期间,“简单刷单,日入数百”“高额返利,立返本金+10%收益”的虚假宣传又会冒 。在此重申:所有刷单都是诈骗!骗子初期可能会返还小额返利获取你的信任,当你投入大额资金后,就会以“任务未完成”“系统审核未通过”“需要充值解冻”等理由拒绝返款,随后失联。此外,部分同学可能因购物超支想通过贷款周转,要警惕“无抵押、低利息、快速放款”的虚假校园贷 。这些虚假贷款平台会以“保证金”“手续费”“刷流水”等名义要求你先转账,最终贷款无法到账,还会被要求偿还高额“违约金” ,陷入债务陷阱。

二、牢记防骗准则,守护财产安全

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,最有效的防范就是筑牢思想防线,牢记以下“防骗六准则”,让骗子无机可乘:

(一)坚守官方渠道,拒绝私下交易

购物、退款、理赔、领券等所有操作,一律通过电商平台官方 APP 、官网或正规客服渠道进行,绝不点击陌生链接、不添加私人微信/QQ 、不脱离平台私下转账 。遇到客服主动联系,先挂断电话或关闭聊天窗口,自己通过平台订单页面找到官方客服核实,切勿轻信对方提供的“验证方式”。

(二)保护敏感信息,筑牢安全底线

身份证号、银行卡号、支付密码、短信验证码是保护资金安全的“四大法宝” ,绝不向任何人透露,哪怕对方声称是“官方工作人员”“老师”“同学”   。同时,谨慎授权 APP 权限,拒绝非必要的通讯录、定位、相册访问权限,避免个人信息泄露。

(三)摒弃贪念心理,理性看待优惠

天上不会掉馅饼,对于“超低价”“高额返利”“免费领豪礼”等过于诱人的信息,多问自己一句“这可能吗?” , 摒弃贪小便宜的心理,就不会被骗子利用 。购物时结合自身需求和经济能力,理性凑单、适度消费,不盲目跟风,也能减少因追求优惠而落入陷阱的可能。

(四)警惕屏幕共享,拒绝陌生操作

任何要求开启“屏幕共享”“远程控制”的行为,都要坚决拒绝!骗子常以“指导退款”“激活订单”“核实账户”为名,诱导你开启屏幕共享,趁机查看你手机上的支付密码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远程操控你的手机进行转账 。此外,不下载来源不明的 APP ,尤其是非应用商店下载的“购物助手”“返利软件”“贷款 APP 避免手机被植入病毒。

(五)及时沟通核实,不盲目决策

遇到可疑情况,不要独自判断,第一时间与老师、同学、家长沟通核实 。比如接到退

款电话、收到陌生包裹、被要求转账时,先和身边人商量,或在班级群、宿舍群询问其他同

学是否有类似经历,也可以直接联系辅导员求助,避免因一时冲动或恐慌而上当受骗。

(六)安装反诈工具,主动学习知识

请大家务必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 APP”,开启来电预警功能,能有效拦截诈骗电话、短信;同时关注“反诈中心”微信公众号、抖音号等官方平台,主动学习最新诈骗案例和防骗知识,了解骗子的新套路、新手段,不断提升识骗防骗能力 。学校也会通过主题班会、反诈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,希望大家积极参与,认真学习。

三、明确应急措施,遭遇诈骗不慌乱

如果不幸遭遇诈骗,千万不要慌张,也不要因害怕、 自责而隐瞒,及时采取以下措施,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:

第一,立即终止交易,停止与骗子的一切联系,不再转账、不提供任何新的信息;第二,迅速冻结账户,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,挂失银行卡或冻结支付账户,阻止骗子进一步转走资金;第三,保存所有证据,包括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短信截图、陌生链接、包裹照片等,这些都是警方办案的重要依据;第四,及时报警求助,立即拨打 110 报警,或前往学校保卫处、属地派出所说明情况,同时向辅导员和家长报备,寻求帮助。

同学们,双十一的意义是享受优惠、满足需求,而不是为骗子“送福利”。每一笔生活费、学费都凝聚着父母的辛劳,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,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家人负责。作为你们的辅导员,我始终牵挂着大家的安全与成长,希望这封信能为大家敲响警钟,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“清醒的消费者”“机智的防骗者”。

在购物过程中,无论遇到任何可疑情况,都可以随时联系我,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帮助、核实信息。也希望大家能将这封信分享给身边的同学、朋友,让更多人了解诈骗套路,共同筑牢校园反诈防线。

最后,祝愿大家都能在双十一期间买到心仪的商品,享受购物的快乐,更能守住安全的底线,度过一个平安、愉快的购物季!


终审:党委宣传部